林智鸿“接地气”为邻长争取权益

【大成报记者张淑慧/高雄报导】高雄市议会今(29)日民政业务部门质询,市议员林智鸿特别针对邻长负担户数及权益进行争取。依目前现行法规,人口密集地区以每邻200户为原则,但民众生活条件持续改变,各邻里都市条件不同,有些是新式大楼、老旧公寓、独栋透天厝等,林智鸿建议在制度面优化户数标准,将天花板订在平均值70户较切实际,减轻邻长负担也让服务品质可升值。
林智鸿指出,依现行法规高雄市里邻编组标准,人口密集地区每邻200户为原则,分散地区每邻70户,以各区各邻户数来看,高雄市各邻平均65户,凤山区各邻平均70户,左营区各邻平均更高达114户。进一步检视,凤山区最高户的邻超过200户,可见在人口稠密区,部分邻长负担相当大,盼优化户数标准。
民政局长阎青智表示,有关邻里长工作内容已持续与不断沟通,担心标准降低后,连带影响会增加邻长人数需求,将进一步研议,并依各邻里实际情况做讨论。
面对全球气候变迁问题,美日40国领袖共抗气候变迁,提高为国家能源战略问题,美国总统拜登也说,发展绿能是国家生存关键。林智鸿说,我们政府以“能源效率”标示作为节能参考依据,但检视高雄市政府“能源效率”问题,调阅资料发现,市府内甚至有许多设备证书超过年限已失效,他希望市政府能以身作则,实质从设备面进行全面检视,且比照新北、台北、桃园等县市政府提供SDGs自愿检视报告,带头实践节能减碳,跟上世界潮流,展现产业升级决心。
谈到大林蒲迁村议题,林智鸿指出,未来部分大林蒲居民迁移至凤山,公共政策服务应该超前部署。他强调,市府在做建设规划,不能仅单看一个行政区人口变化,应要整体检视,同时调控地方建设需求,投入相关资源才得符合市民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