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苏明渊以50岁年纪拿下金曲奖最佳台语男歌手奖,虽鼓励年轻人勇敢追梦,但也提醒要设“停损点”,如果真的忘不了梦想,20年后再回头一样来得及。
回首音乐来时路,苏明渊告诉中央社记者,源于国民中学3年级时父亲送他一把吉他,后来即使在课业繁重的高中还是继续弹吉他、写歌,但在观念传统的父母期望下,苏明渊选择就读辅仁大学法律学系,还一路念到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
“一考上法律系我就把功课丢一边”,音乐的召唤让苏明渊到民歌餐厅唱歌打工、到处参赛,大三时拿下民歌比赛独唱冠军、获唱片合约,并以艺名苏儿真出道,发行过2张国语创作唱片,但载沉载浮的演艺生涯却无法真正发光发热。
摆在当时已25、26岁的苏明渊眼前就两条路,要嘛转往幕后要嘛离开,女友(现在老婆)建议,“你念法律就去考律师”;为养家活口,苏明渊长考后也认为最快方式就是成为执业律师,下定决心走上律师路。
“重十课本真的很累,尤其对一个从没好好念书的学生来说”,没钱补习的苏明渊除看教科书,只能靠朋友提供的讲义,甚至为筹措备战律师考试经费,连最心爱的吉他拿到乐器行寄卖。
不过,正是那个建议苏明渊考律师的女友深知男友割舍不下音乐,私下偷偷赎回吉他,这份感动支持著苏明渊最终取得律师资格。
苏明渊说,当律师后不曾停下创作、也不曾发表,直到民国107年一场车祸,醒来后发现自己手肘变形,第一个念头不是写诉状会不会有困难,而是“我以后怎么弹吉他?”那时深刻感知音乐对他那麽重要,一个念头瞬间冒出,“对,我还要再做音乐”。
为手术住院的苏明渊迫不及待敲定录音时间,出院后就找朋友开挑歌会议,几十首创作歌曲一一唱给朋友听,再挑出10首录成唱片。
“那时还不知道谁会帮我发行”,苏明渊陆续找了许多唱片公司,却到处碰钉子,“快50岁了,根本没人鸟你”。
万念俱灰的苏明渊直到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台湾原创流行音乐大奖夺得河洛语组首奖才信心大增,开始觉得“有人要,应该会有人要”,不放弃地继续接洽,终于找到愿为他发片的唱片公司,甚至拍MV、行销,逐渐打开知名度。
苏明渊专辑创作养分来自法律环境,6成跟诉讼有关,主打歌“善良的歹人”讲的就是律师角色,也有受刑人及死刑犯的故事;他说,“都有点劝世”,流行歌很多面向,不一定局限情爱,“如果有一些不是那麽严肃的说理,也是一个很好的元素”。
“其实后来才发现我台语歌写得比较好,我想要唱歌给爸妈听”,出身高雄市的苏明渊说,以前写国语歌跟父母分享,总觉得“回馈不多”,但写台语歌后,妈妈听著歌竟哭了,那时才觉得“这就对了”,做音乐就是要感动人,从那刻起告诉自己,“对,我就是要做这种音乐”。
此外,拿下金曲奖后的苏明渊表示,“我欠父亲一句道歉”,当年父亲不同意未成年的他签合约,让苏明渊不能谅解,以为父亲横亘在他与梦想间,甚至赌气2、3年不回家,直到自己当爸爸才知道,“他(父亲)也没错啊,他只是做了爸爸该做的事”,可惜父亲已失智,但相信“爸爸会为我感到骄傲”。
苏明渊建议年轻朋友“勇敢追梦”,但记得设“停损点”,不妨也找出真正能谋生的能力,如果真的热爱梦想,还可像他一样20年后再逐梦,“律师是工作、生活,音乐就是梦想、志向”,无法以音乐维生前,他不会舍弃律师工作。
★更多新闻报导